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比如说乔丹能用2个小时修剪完草坪,在这同样的2小时中,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到1万美元。与他相比,住在乔丹隔壁的小姑娘玛丽能用4个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在这同样的4个小时中,她可以在快餐店工作并赚30美元。
在这个例子中,乔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而玛丽的机会成本是30美元。乔丹在修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因为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干完这件活。但玛丽在修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因为她的机会成本低。
从绝对优势上来说,乔丹比玛丽更适合修剪草坪。但是从比较优势上来说,玛丽更应该修剪草坪,因为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要比乔丹低得多。因此,乔丹去拍商业广告,玛丽修剪草坪是符合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由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即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具有比较优势。除非两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否则任何一个人都会在某一种物品上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原则让人们意识到只要善于并勇于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即使在别的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同样也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或许你没有经验,但你擅长学习;你不知职场规矩,但你特别真诚;你不懂人情世故,但你会细细揣摩。只要你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能有效加以利用,就会收获理想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