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①
宝髻jì松松挽就②,铅华淡淡妆成③。青烟翠雾罩轻盈④。飞絮游丝无定⑤。 相见争如不见⑥,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⑦。深院月斜人静。
说 明
此词写邂逅舞女的情境与感受。用语自然,不事雕琢。
注 释
①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源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又名《白蘋香》《江月令》《晚香时候》《步虚词》《玉炉三涧雪》等。
②宝髻: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
③铅华:女子化妆用的铅粉。
④轻盈:形容女子行动轻快,姿态柔美。
⑤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⑥争如:不如。
⑦笙歌:此泛指奏乐唱歌。笙,簧管乐器。
译 文
她的宝髻松松挽就,她用铅华淡淡妆成。她身上的舞衣,好似青烟翠雾,笼罩着她轻盈的舞姿。她如飘飞的柳絮、游动的蛛丝一般,踪迹无定。
相见怎么比得上不见,有情如何比得上无情。笙歌散后,我刚从醉中清醒。此时深院月斜,四周寂无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