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证法
中国的成语中有一个“自相矛盾”的故事,说有一个人同时贩卖矛与盾。他向买家吹嘘他的矛是“无坚不摧”的;盾呢,是刀枪不入的。于是,有人马上提议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验证一下他的宣传是否可靠,这人当场哑口无言。这就是反证法的具体运用。有时对某个道理或问题,不容易从正面解释或反驳,不妨就换个说理方法,通过论证与此相反的论题的正确与否,来反面说明问题的是非曲直。
思路清晰,表达流畅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人要确定说什么是一种思维活动,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之间大脑又进行着快速转换:思想——句子类型——词汇——语言。这个过程是完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表达的顺利进行。因此,从思维到语言的转化过程十分重要,进行这方面的基础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表达水平。
1.定向思维训练
定向思维是指按常规模式进行思考的思维。定向思维的训练能培养我们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