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铸大铜钟
二、采煤技术
从《天工开物》记载看,明代在采煤中已经解决了排除瓦斯和巷道支护这两个保证井下安全的难题。瓦斯是煤炭生成过程中伴生的气体混合物,无色易燃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其主要成分有甲烷(CH4)和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及硫化氢(H2S)等。明代排除瓦斯的方法,是用中空的巨竹管插入地下,使地下瓦斯顺竹管飘出地面。这种方法简便有效,且十分经济。欧洲直到18世纪,还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瓦斯通风的办法。过去采煤,还由于巷道没有支护,常常出现塌方,危及采煤工人的安全。明代开始在井下架设“支板”(即巷道支护),防止了井塌的发生。排除瓦斯和巷道支护问题的解决,使井下采煤面的扩大和巷道的加深成为可能。据载明中期安阳县龙山煤矿的巷道,已深入数百丈。[23]明代的煤炭生产,因而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纺织技术
明代纺织业中无论是机器的改进还是技术的进步,都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阶段。
明代纺织机械上的突出成就,是花楼机的普遍应用和木棉轧车的改进。花楼机是一种将束综提花与多综多摄相结合的提花机,至迟在宋代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明代花楼机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地的纺织业中。据《天工开物·乃服》的记载看,这种机子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从的杠(经轴)到花楼木架前的导经棍,为水平放置;后一部分从导经棍到织口,倾斜一尺多。这样就使经线具有一定的张力,可用叠助木(打纬的摆杆)的重力惯性打紧纬线。对不同的纬密要求,还可通过改变叠助木上所绑石块的重量来进行调节。这种调整打纬力的方法,可以使一机多用,扩大了织物的制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