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民生发展的治理结构: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给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治”的动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年底,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中共党员总数达到8956.4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457.2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突破80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