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忆欺骗我们
1.记忆的局限
很不幸,无数人都在我们的监狱系统中为着他们不曾犯过的罪行而成为时间的仆役。这一令人沮丧的事实强调了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记忆带来的后果。然而,我们记忆系统的复杂性恰恰极易导致其对事实的歪曲。要忘却某件事,你在以下三个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出错都能达到目的——记录、维持和唤起,而要记住某事,这三个阶段都不能出现任何错误。我们能够准确地记忆事物,真是奇迹。甚至就算记忆被歪曲了,它还是能够精确地重拾记忆中的往事。
如果这个被叫做记忆的复杂网络是由感觉、情绪、思想、话语、感官知觉、情感、想象和智力组成的,我们能否期望,它不受外界以及不同解读的影响?当然不能!
记忆主要有两种,内在记忆和外在记忆——前者更为稳定,后者则不如前者。内在记忆包括程序学习(如技能训练、身体习惯)、情绪编码(如创伤、恐怖及其他强烈的感官经历)和应激反应学习(如押韵、面孔、抽认卡),以上所有几乎不随时间改变。而我们有意识加以依赖的外在记忆(充满内容、数据、事实、地点和事件)却极为主观,易受外界影响。
伊丽莎白·罗夫特斯是一位目击证词和记忆扭曲方面的权威,她解释说,记忆痕迹并不总保持在完整状态,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影响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