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几天以来,司马昭甚是春风得意,前来他下榻的驿馆拉拢关系,巴结奉承,溜须拍马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金陵的士族豪绅托人登门提亲,希望能把这位准新科状元招为乘龙快婿。而司马昭自己也踌躇满志,言谈举止间俨然以新科状元自居,没想到揭榜之日自己不仅没有获得状元,就连榜眼、探花也是花落别家,勉强获得二甲进士出身。
当然,对于刘辩来说这么做有自己的算盘。
凭心而论,司马昭的治国之道写的文采斐然,即便给他个一甲甚至是状元也不为过,毕竟这年头的科举考的是文章,评定更多的是靠主观判断,而不像刘辩穿越前的莘莘学子的考卷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试卷填完算算分数,高下立判。
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除非有鹤立鸡群的文采与学识,文章明显超出其他人一大截,否则即便把第二十名和第一名的名次颠倒一下,也不会引起什么争议。所谓殿试,就是由天子一言九鼎,说谁是龙谁就是龙,说谁是虫谁就是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