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乃中国民族之主干,因此中国古代史也以华夏民族为正统。在中国古史传说里,最早而比较可信的,有神农、黄帝的故事。这便是华夏族中的两大支。中国在很早的古代,即有一种“氏、姓”的分别。大抵男子称“氏”,表示其部落之居地;女子称“姓”,表示其部落之血统。在很早时代,中国似乎已有一种“同姓不婚”的习惯,因此各部落的男女,必与邻居部落通婚姻。这一制度,也是促进中国人很早就能相互同化形成一大民族的原因。黄帝属于姬姓,神农属于姜姓。姬、姜两部族,在华夏系里是比较重要的两支。他们的居地,大抵全在今河南省境。黄帝部族稍偏东,在今河南省中部襄城、许昌、新郑一带。神农部族稍偏西,在今河南省西部南阳、内乡一带,或直到今湖北省随县境。我们约略可以说,黄帝部族在淮水流域,神农部族则在汉水流域。两部族东西对峙而又互通婚姻。古史传说,神农氏母亲,乃黄帝部族里一个后妃。此虽不可即信,但却说明了此两部族互通婚姻,其来已久。古史又说,黄帝与神农氏后裔战于阪泉之野。据本书作者推测,阪泉应在今山西省南部解县境。大抵这两部族的势力均在向北伸展,渡过黄河。解县附近有著名的盐池,或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为各部族间共同领袖之资格,黄、农两部族在此战争,殆亦为此。此后华夏族的势力,向西伸展,到渭水流域,因此现在的华山便成为陕西的山名了。华夏族的势力向北伸展,到汾水流域,因此今山西省南境,在古代也称为夏墟了。在中国古史里往往只看地名迁徙,可以推溯出民族迁徙的痕迹来。
相关影视:《北京夜店2》全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