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乙收好文札,迟疑了一下,道:“谢大人,天寒需添衣,无事可早歇。”
“天寒需添衣,无事可早歇……”
谢淳念着这几字,出了会儿神,然后他点了点头,道:“天寒需添衣。谁能为南境之兵卒添衣?无事可早歇。谁能嘱南境之民众早歇?”
文乙回答不了,纵使能回答,他也没有资格来答。
谢淳昂首,望向月轮,“文乙,你可知道今夜又有多少人,再也看不见这月光了?”
这不该是一个问题。这应该只是一句喟叹。
但文乙却开口,一字一句地慎重答说:“两千零四十一人。”
谢淳愣了一下,转望向他。
文乙继续道:“今岁至今,共有一万八千九百四十七人。去岁,共有三万六千四百零三人。前岁,共有两万九千五百二十人……”
谢淳听得入神,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他的沉默如同一堵逐渐侵近的墙,迫使文乙不自禁地向后退去,同时低下头,“……是小臣僭言了。”
“不。”谢淳出声,皱了皱眉。可这一个“不”字之后,他竟又无言。
文乙遂道:“是小臣僭言了。小臣是阉人,不该论国事,不该数亡卒。小臣又哪里有资格,敢在人臣面前,替苍生怀悲呢?”
谢淳注视着将头垂得极低的文乙。
他没有为自己的无言而做解释,也没有让文乙不要妄自菲薄。他只是走近文乙,缓缓道:“……文乙,你受过什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