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茵觉得,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倘若是骗子,大费周章的图什么呢?
拆迁又不是集资,是拆迁方出钱出房,而不是村民给他们钱和房。
反过来想,这事要是成了,对丹鹤村的村民利大于弊。
原本这一带的村民都出去了,打工的打工、迁居的迁居,村子都快成空村了,要是能统一规划建造个生态疗养山庄,不仅能美化家园,让空村变疗养院,兴许还能带动镇上古街以及周边城镇的旅游生意。
不过就算这事成真,也没这么快,不影响她种一季高粱、小麦。
徐茵回家后跟徐奶奶商量了一下,决定租两亩村民的自留地种高粱、小麦。
老徐家的自留地,收完草莓仍旧种西瓜。
村里人听说老徐家想租他们的自留地,当然乐意了。
自留地荒着也是荒着,能赚租金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快。
没等徐茵提价格,就一口应允:“多少你看着给就行。”
徐茵跟村长打听了一番自留地的承包价格,按市场价跟毗邻两户签了合同,然后开启了每天上山锄地、清茅草的日常。
顺便采集草药,看能不能多点亮几个中草药图鉴。
采回去的草药也没浪费,由徐奶奶清理、烘干后炒茶的炒茶、卖钱的卖钱。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非常快,眨眼寒假就到了尾声。
村里的种田大户进入春耕倒计时,徐茵为了跟上他们的节奏,开学前几天,几乎天天泡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