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才记忆中的副班长,少言寡语,每次打完仗,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磨他手中的刀,那把大刀磨得锋利锃亮,锨把粗的树木,一刀就砍断了。
自从那次中国军队在缅北拉加苏遭到缅军手持缅刀偷袭后,孙立人就命令每个班,最少要有两把大刀,作为白刃战的利器。但是,全连那么多把大刀,都没有这把大刀锋利。副班长也常常以这把大刀为骄傲。
后来,在打通孟拱到密支那的交通线时,副班长牺牲了,日军的机枪将他的胸部打穿了。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倒下了,倒下后再没有起来。
驻守在巧家的日军,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军队没有在河流的正面渡河攻击,而是沿着河流南下,趁着夜晚渡过了冰冷的河水,然后溯流而上,砍树开路,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侧背。
面对来自侧背的攻击,日军坚固的防线形同虚设。
没有多少资料记述巧家之战,甚至连一些长篇累牍描述远征军征战的书籍,也是对巧家之战一笔带过。
李文才口中的巧家之战也很简洁。两架美国飞机飞临巧家的上空,对准巧家上空的密林投放了至少有五六十颗炸弹,将遮挡工事的树木炸断了,一地的残枝败叶。然后,炮兵架起迫击炮,对着河流对岸的巧家一阵狂轰。再然后,中国军队趁着硝烟未散就冲到近前,遇到所有可疑的目标,都端起机枪冲锋枪扫射一通;遇到所有可能会潜藏日军的洞口,都会架起火焰喷射器,把长长的火蛇喷进洞中。李文才看到有一个日军从地下洞穴里跑出来,浑身被火焰包裹着,叫声极为惨烈。日军跑出了十几米,就倒在地上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