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食”,改革开放前,粮食定量供应,分大小口,成年人月供应标准多在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孩子出生,凭出生证到派出所办理户口,到粮站办理粮油供应证,于次月正式供应粮油,每人月供菜油四两。很多农村人口每到青黄不接时捉襟见肘,甚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米、面、杂粮,包括玉米、红薯、土豆、山芋干等均凭粮证或粮票供应。粮站有什么老百姓才能买什么。食品店里的糕点零食,饮食店里的包子、油条、发糕、馄饨、水饺,均收取粮票。过年过节,居民才能凭票购买一些肉食蔬菜、豆制品,节日的糕点也要凭票排队购买,甚至为病人购买红糖也要凭医生开具的证明。
再说“住”,改革开放前,农村的住房一般较为宽裕,城镇居民的住房则十分紧张。一家几口人十来平方米,没有厕所没有厨房,房间大点儿的腾出一小块儿地方作厨房,一律上公共厕所。有的地方,两家人合住一间房,中间用木板隔开,户与户之间一点都不隔音,年轻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也不敢结婚。一些筒子楼里,三户五户,乃至八户十户人家挤在一个空间里煮饭烧菜,叮叮当当,磕磕碰碰,既嘈杂又热闹,而且没有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