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郎并没有明确地表示“已经满足了”。主要是他觉得也没有什么让他不满足的,这时,与次郎开始议论起那位阿小来。
“像阿小这样的艺术家很少见,他是个天才。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时刻都能来听,反而显得没有那么珍贵了。能够与他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无论生的早或是生的晚都听不到阿小说书——有一个人叫圆游,他说得也不错,不过两者相比,趣味各异。同样是扮演小丑,圆游的小丑逗人喜欢,这是小丑式的圆游;而阿小的小丑更加富有情趣,这样的小丑远远脱离阿小本人。所以,圆游的表演很容易将自己本身的特质掩盖,一旦饰演的角色特色鲜明,他自己本人也就不复存在了。但是阿小表演出来的人物特色生动活脱,高于了阿小本人的特色。这正是阿小的表演精髓。”与次郎说到这里,再次追问道:“怎么样?”说实在的,三四郎并没有看过圆游的表演,对于阿小表演的妙处也没有什么体会,一时之间很难断定这样的评价是否中肯。不过与次郎的说法颇得文学要领,对于这样富有文学意味的对比法,三四郎很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