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者不满意于现有的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框架,要求重写近代史。这种议论如果是针对以往的研究著作显得肤浅、片面而发,则不失为一种好想法;如果是针对以往研究中贯穿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思路立言,把它作为一种框框要求突破,恐怕不是一种有利于学术发展的见解。我们只有通过近代史的研究努力论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全面地总结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近代中国社会诸多内容,我们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才是深刻的,我们的工作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会有借鉴意义。重写近代史如果是要突破这些基本思路,恐怕不能不回到旧中国资产阶级的、地主阶级的史学著作的老路上去。那样做,不是创新,而是复旧。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 社会基本矛盾与各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社会基本矛盾是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规定的。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使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的“条约体系”,中国主权与独立遭受极大损害,所以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对此,毛泽东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他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走向。